瑜伽常识 /MANUAL
果博集团【学会分享】全国爱耳日:老年人耳聋耳鸣的中医药防治之道
2025年3月3日是第26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今日学会公众号特别推送1篇关于“老年人耳聋耳鸣的中医药防治之道”的科普文章,旨在宣传听力保健知识,引导公众进一步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形成良好果博体育官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科学预防和缓解老年耳聋耳鸣。
79岁的张奶奶最近察觉到自己的听力逐渐下降,常常听不清楚他人的话语,特别是在喧闹的菜市场或超市环境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然而,当夜幕降临,四周变得寂静时,张奶奶的耳边却仿佛有蝉鸣聚会,持续不断的耳鸣声让她难以入眠。
在老年人群中,有高达70%至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出现包括耳聋、耳鸣、耳闷等不同的症状。下面,我们共同探讨一下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老年人耳聋耳鸣方面的独特方法和有效策略。
根据《黄帝内经》所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揭示了肾脏与听觉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肾脏的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耳窍的滋养,进而影响听力的正常感知。《景岳全书》进一步阐释:“耳为肾之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耳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皆是阴衰肾亏而然”。此论述强调了肾精的充足与否对听力功能的重要性,并指出中老年人耳鸣、耳聋多因肾阴虚所致。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开窍于耳,因此肾精充足时,耳朵能够清晰地感知外界声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逐渐衰弱,或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耗损、药物毒性损伤等因素,导致肾精亏损,肾脉空虚,清窍失濡,从而引发耳鸣、耳聋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耳鸣和耳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或存在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可能成为耳聋耳鸣的诱发因素。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以及情绪或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均可能加剧耳聋或耳鸣;长期食用高胆固醇及高盐饮食、饮用浓茶、过度吸烟或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亦可导致听力下降或加重耳鸣。
《黄帝内经》记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段文字深刻揭示了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的自然过程。特别是五十岁之后果博集团,听觉和视觉的减退尤为明显。老年人听力的减退不仅显著影响其生活品质,还可能对其性格和心理健康产生深刻影响。听力障碍可能导致安全感缺失,进而使他们逐渐自我封闭,变得孤独、多疑,甚至出现烦躁和易怒的情绪。这种社交隔离和心理压力可能进一步恶化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形成负面循环。据国外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中度以上听力损失的个体,未来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是听力正常人群的两倍。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听力问题,应立即引起本人及其家属的高度关注。
长期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内耳的微细血管可能会痉挛,减少内耳供血,导致听力急剧下降,甚至引发噪声性聋。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必要时佩戴耳塞或使用降噪耳机。
频繁掏挖耳朵可能损伤耳道,引起感染和发炎,甚至破坏耳膜。若耳道瘙痒难忍,建议使用棉签蘸取适量耳道清洁液轻轻擦拭,避免用力过猛。
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听力。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同时,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有助于维护内耳的正常功能。
某些药物具有耳毒性,特别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老年人的解毒排泄功能较弱,使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损害听力。
长期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可能导致体内自主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甚至出现突发性耳聋。因此,老年人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老年人可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服用补肾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等。特别是六味地黄汤,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补肾滋阴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具有补肾滋阴、通耳开窍的功效。具体配方如下:熟地黄(滋补肝肾、养阴补血),山茱萸(补肝肾、固精缩尿),怀山药(补脾益气、固肾涩精)、泽泻(利水渗湿、泻肾浊),丹皮(清热凉血、泻肝火),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此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能够有效改善因肾虚引起的听力下降问题。老年人如有需要,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端坐,全身放松,闭上眼睛,专注于聆听周围的细微声响。起初可能感觉四周寂静无声,但随着练习的深入,你将能够察觉到心跳乃至血液流动的声音,以及环境中的其他微妙声响。
练习时,将两手掌心紧贴耳孔,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敲脑后高骨(即枕骨的最高点)36次。每天17至19时是肾气充盈之时,此时练习效果最佳。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双耳尖(耳廓的最高点),向上提拉并揪动,重复36次,直至耳朵感到发热和发红。
双手握成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轮上下摩擦约2分钟,直至耳轮出现充血和发热。
先用右手食指插入右耳道,快速上下抖动36次;接着用左手食指插入左耳道,同样快速上下抖动36次。
坐定后,双手反复搓掌心直至掌心发热;屏住呼吸,用掌心向内按压耳屏,闭合耳孔15秒后突然放开,重复此动作5次。
耳后有一个名为“翳风”的重要穴位,位于下颌骨后方的凹陷处。用拇指指尖轻点该穴位时,会感到一种酸胀感传至舌根。点刺翳风时,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持续1分钟,每日1次。
【做法】首先将黑木耳用温水泡发,彻底清洗后切成细丝;接着将大枣去核并切成细丝,粳米淘洗干净。将这些食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
【点评】补充铁元素能有效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特别关注铁的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紫菜、虾皮、海蜇皮、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香菜和黄花菜果博体育官网等。
【做法】将猪骨清洗干净后砍成小段;海参泡发后切成条状;将它们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煮沸后继续煮2小时。在快熟时加入生姜、葱花和味精进行调味,煮至完成。
【点评】锌在人体内虽含量不多,但其作用至关重要。研究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耳鸣老年患者存在缺锌现象。45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需确保摄入15毫克锌,以维持体内锌元素的平衡。富含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果博集团、粗粮、坚果、蛋类和海参。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医学研究发现,许多老年人的耳鸣、耳聋与钙缺乏密切相关。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蛋类、蘑菇和银耳。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用火煮沸约20分钟。之后用纱布过滤掉残渣,加入白糖搅拌均匀(糖尿病患者可不加糖),即可饮用。
【点评】β-胡萝卜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也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具有解毒作用,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在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白内障以及抗氧化方面表现出色,并可预防由老化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
【做法】将芡实泡发去杂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一段时间后加入淘洗干净的糯米,煮沸后改为小火焖煮成粥,调入白糖即可(糖尿病患者可不加糖)。
【点评】此粥由芡实与健脾胃的糯米组成。《神农本草经》载:“芡实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